- 相关文章
赛沃替尼(Savolitinib)作为MET通路靶向药物,其疗效与安全性高度依赖剂量调整和不良反应管理。临床使用中需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,平衡抗肿瘤活性与耐受性。
推荐剂量与用药规范
赛沃替尼的起始剂量根据体重分层:体重≥50公斤患者推荐600mg每日一次口服,体重<50公斤患者为400mg每日一次,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毒性。用药期间需避免与强效CYP3A4抑制剂(如葡萄柚)联用,以防药物蓄积增加毒性。对于轻度肝功能异常(总胆红素≤ULN且任意水平ALT/AST)患者无需调整剂量,但中重度肝功能损伤者需谨慎使用并密切监测。
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策略
消化道反应:恶心、呕吐、腹泻发生率较高,多为1-2级。建议清淡饮食,少量多餐,必要时使用5-HT3受体拮抗剂(如昂丹司琼)止吐,或蒙脱石散缓解腹泻。
外周水肿:表现为肢体肿胀或体重增加,可通过限制钠盐摄入、抬高患肢缓解。3级水肿需暂停用药并使用利尿剂(如呋塞米),合并低钠血症者可考虑托伐普坦。
肝功能异常:转氨酶升高多见于用药后31天内,需定期监测肝功能。1-2级异常可保肝治疗(如双环醇、甘草酸制剂)并继续用药;3级以上需暂停用药,待恢复至≤1级后调整剂量。
发热与过敏反应:发热相关事件(如寒战、流感样症状)需多饮水促进排泄,必要时使用解热镇痛药(如对乙酰氨基酚)。严重过敏反应(如速发型休克)需立即停药并给予肾上腺素、糖皮质激素急救。
剂量调整原则
若患者出现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,需暂停用药至症状缓解至≤1级,随后恢复用药时剂量降低200mg。若再次发生同等级不良反应,应永久停药。对于慢性不良反应(如疲劳、贫血),可通过支持治疗(如促红细胞生成素、铁剂)维持治疗连续性。
临床管理要点
赛沃替尼的不良反应管理需多学科协作,强调患者教育(如识别水肿、发热等早期症状)和定期监测(如肝功能、血常规)。2023年《赛沃替尼相关不良反应管理的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》提供了标准化流程,帮助临床医生优化治疗决策,提升患者生存质量。通过个体化剂量调整和及时干预,赛沃替尼的长期治疗安全性可得到有效保障。
如需买药,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:www.ingpharma.com下单。